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云边协同优化、核电安全保障以及芯片国产替代等议题,已然成为推动产业变革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脉络。近日,凌烟阁执行长李宏俊携前沿理念与研发成果,走进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开启了一场知识、技术与愿景的交流活动。
云边协同优化:解锁智能应用新效能
在宣讲会上,李宏俊聚焦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协同优化” 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云计算的特点。尽管云计算有很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延迟、带宽压力、离线限制、能耗问题等。而为了弥补云计算的这些缺点,边缘计算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边缘计算是在数据源附近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一种模式,它能够减少延迟和带宽压力,从而提高应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云边协同则具有实时响应、减轻带宽、增强容错性、分布式架构支持等优势。
为顺应客户需求,凌烟阁利用其突出的研发实力和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已切入云边计算相关应用领域,公司先后推出玄冥(Pontos)、鸿钧(Uranus)、凌霄(Olympus)三大AI-Edge Box 系列产品、人工智能边缘伺服器等。在云端布局有GPGPU板卡,边缘节点有AI-Box工控机、AI边缘网关、智能监控系统,边缘设备有AI ISP 黑光相机、AI算力棒、RISC-V MCU、组网控制板等产品。依托 AI-Edge Box 系列产品的 “中枢调度”,驱动云与边数据、算力、资源的无缝流转,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彰显国产芯片科技企业在云边协同赛道上的卓越身姿与创新活力。
核电安全:核能护航绿色数据中心的使命担当
身为中国核学会数字化分会高级顾问,李宏俊深谙核电安全于当下能源格局与科技发展脉络中的核心地位。李宏俊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能耗问题,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尤其是在训练复杂的模型时。预计到2026年,数据中心耗电量约占全国耗电总量的6%左右。在此背景下,核能以其稳定、低碳、高能的独特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驱动科技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但核电安全是核能利用的“生命线”,不可懈怠。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作为核电领域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筑牢核电安全技术壁垒、输送专业精英的重任。李宏俊鼓励莘莘学子以扎实专业知识为“砖石”,筑起核电安全的坚固“城墙”,投身这场关乎能源革新、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征程,守护核能这一清洁动力源泉稳健释放效能。
产学研合作:融合创新,共育科技硕果
活动当天,李宏俊一行还参观了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铅铋回路 – 核电循环冷却实验平台、CHF 实验场等地,就产学研合作进行交流。
李宏俊表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则坐拥深厚学术积淀、顶尖科研团队与前沿实验设施,双方恰似理论与实践的 “双引擎”。而凌烟阁提供芯片设计、量产及系统落地一站式整合方案,协助行业客户从产品发想,芯片设计到芯片量产,产业标准认证到系统落地,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行业资源。双方恰似理论与实践的 “双引擎”。
围绕核电安全监测智能化升级、云边计算助力核电运维高效化等方向,双方共商产学研合作蓝图,旨在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以芯片国产替代为突破口,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 难题,为核电产业嵌入自主可控“芯片内核”,助力国产核电技术、芯片科技迈向世界舞台,书写产学研协同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