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人才与琴澳的双向奔赴

我很喜欢在横琴居住,海岸线非常漂亮,我们做科研的特别喜欢。海景、咖啡和一本书,就能找到灵感。”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资深留子”,后又在美国、上海等地工作多年,凌烟阁芯片科技公司(下称凌烟阁)创始人李宏俊毫不迟疑地表达了他对横琴的“偏心”。

凌烟阁芯片科技公司创始人李宏俊

2020年,凌烟阁在横琴落地;2021年,李宏俊也搬到了横琴长住,这里优越的居住环境让他倍感放松。而在李宏俊看来,吸引他选择在横琴长久发展的源动力远不止舒适的生活,还有吸引人才的环境。

“我们最初与澳门的教授和老师们展开了很长时间的讨论,主要是关于如何快速合作并且提供对接窗口,让学校有地方研究技术、培育人才;让企业有地方投放资源,吸引人才加入科研行业。”李宏俊笑着回忆道。

最终,他发现琴澳产学研合作就是路径畅通的“桥梁”,珠研院就是条件适宜的“载体”,于是当机立断与珠研院达成了合作。2023年,珠研院-珠海凌烟阁芯片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联合实验室成立。

2023年,珠研院-珠海凌烟阁芯片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联合实验室成立

目前,凌烟阁和珠研院合作推进的生物医疗芯片项目,是李宏俊最“强推”的项目。该项目由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副教授、珠研院-凌烟阁联合实验室主任韦孟宇牵头,致力于对癌症进行快速超声波影像识别,帮助医生和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查结果,加快治疗进程。

“和这个项目一起成长的一名澳门大学学生,刚加入的时候是研究生,现在已经拿到博士offer了,还先后带动一批学弟学妹共同进步,我们都叫他‘大师兄’。”提及往事与“千里马”,李宏俊这位“伯乐”可以说是满脸自豪。

在李宏俊看来,让人才留在琴澳,是他作为横琴企业家的使命。以往,澳门科研人才只能“往外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澳门科研成果在横琴转化落地,也有越来越多澳门科研人才“游子归家”,找到一份既能实现科研梦想,又“离家近”的工作。“只有人才‘繁荣’起来,琴澳才会越来越好。”李宏俊补充道。

职训班、研习营、技术宣讲……截至目前,凌烟阁已陆续开展了9期研习营2期澳门职训班开展多场技术宣讲和企业进高校活动,为琴澳产学研合作汇聚企业力量,帮助实现人才与琴澳的双向奔赴。

凌烟阁开展研习营、澳门职训班

琴澳不仅仅是在携手建造一座新城,而是在培育一个“创新共同体”。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横琴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2人;截至2025年5月8日,横琴从事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澳资企业超1400家。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在这个共同体中,澳门的科研优势与横琴的产业空间、内地的市场网络与全球的创新资源……这些“有力抓手”正通过产学研合作的纽带,编织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图景。

当晨曦再次照亮珠江口,横琴与澳门的产学研交响,必将伴随着那澎湃的海浪,奏响更激越的乐章。

备注:本文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横琴在线《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琴澳携手培育「科技创新共同体」》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