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5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半导体研习营(第三期)在凌烟阁横琴总部开营。在国内芯片产业蓬勃发展却面临人才紧缺、技术瓶颈等挑战的当下,凌烟阁芯片科技凭借自身优势、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投身芯片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助力琴澳协同发展。

本期研习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的指导下,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半导体行业协会、珠海凌烟阁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活动还得到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澳门微电子协会、逸神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跃昉科技有限公司、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随着研习营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本期研习营吸引了来自15所高校的33名学生参与。既有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来自澳门地区的高校,还有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也有福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相关专业领域颇具实力的高校,充分体现了研习营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33名研习生涵盖本科与研究生不同学历层次,形成了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人才结构,为研习营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学术视角和思维碰撞。

在专业构成上,学生专业背景丰富且聚焦半导体及相关领域。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占比达81.8%,他们在半导体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具备扎实基础,是研习营的核心力量。此外,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专业,以及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公共行政管理等文科和商科专业的学生也参与其中,占比18.2%。这种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结构,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思维,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

研习营汇聚了芯片设计行业大咖与资深行业专家,打造产学研融的芯片设计基础工程师训练课程体系,为学员提供芯片设计全产业链知识、工作经验及发展规划指导。凌烟阁作为研习营的主办单位之一,根据多年开办研习营的经验,以及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研习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和科学完善课程设置和研习内容。
本期研习营,在5周的时间,研习生将参加40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全面多样:涵盖半导体行业多个领域,包括行业资讯分享、各类技术专题讲座、实操课程、知识产权、企业管理、供应链等内容,从技术到产业,从研发到管理,全面构建学员知识体系。理论实践结合: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如行业专家分享的各类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也安排了大量实操课程,像MCU实操、AI大模型实操、传感器实操、Visual Signal实操等,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动手能力。行业前沿与基础并重:既关注行业前沿技术,也重视基础知识,夯实学员专业基础的同时,让学员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不仅培养学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还注重培养其沟通协作、总结汇报、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毕业于澳门理工大学的段海澳参加了2024横琴半导体研习营,目前就职于凌烟阁具身智能实验室,担任软件工程师。段海澳坦言,研习营的经历让他系统了解了半导体产业链的运作,更重要的是打开了观察行业的新视角。研习营的实践积累,也为进入职场做好了铺垫。

澳门青年朱乐怡是澳门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拥有工学和理学的学习背景,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实习经历。参加此次研习营,朱乐怡希望跳出学术研究的固有思维,将自己所学的算法应用到视觉系统上。同时通过研习营,学习更多半导体专业知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理清思路。

凌烟阁执行长李宏俊在开营仪式上表示,半导体产业链分工明确,需要上下游相互配合,当下半导体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举办研习营,不仅是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也希望借助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促进琴澳两地深度融合。李宏俊鼓励研习生珍惜研习机会,发挥专业所长、加强团队协作,通过研习营加强对行业的了解,努力成为半导体行业的“芯”力量。

横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节点,承担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使命。半导体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此次研习营以 “澳门资源 + 横琴空间” 的创新培养模式,是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有力举措,有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汇聚横琴,带动相关产业在合作区集聚发展,为琴澳两地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助力琴澳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跨越发展。